摘要:
海西州科技局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平台,打通农牧区科技传播最后“一公里”,让科技与田间地头“无缝对接”,扎根农民的“一亩三分地”。2022年以来,都兰县001号工作站专家团队重点围绕制约我州藜麦高效生产的技术环节,开展了藜麦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和高效覆膜抑草技术的研发,取得国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在藜麦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藜麦良种繁育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科技助力破解产业技术难题,针对藜麦播种环节因种子小,精量化播种难、合理密植难以实现,出苗不均匀等生产问题,专家团队联合服务企业青海高原锦禾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开展了藜麦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研发了不同配方成分丸粒化种子5款。基于研发的丸粒化种子,本年度开展了小面积机械精量化播种技术推广应用。针对藜麦种植过程中抑草环节传统覆膜材料不易分解、增加收获后人工捡拾成本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通过选择传统PE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和渗水降解地膜3种类型地膜,通过田间对比抑草、保墒和自然降解效果,筛选出了适宜藜麦种植过程中应用的地膜类型。针对主栽藜麦品种的退化问题,开展了品种选育,选育了大粒型藜麦新品种“青白藜1号”和大粒型藜麦新品系“武大1号”的原种繁殖田建设,其中,建立“青白藜1号”繁种田20亩,“武大1号”繁种田30亩,2个品种(系)繁种田平均亩产220公斤,通过繁种田建设,对优异品种系进行了提纯复状,选育品种比原有品种亩增产25公斤,亩增收75.0元;节本增效环保型生产技术应用后,亩节支增收约200.0元左右。
2024年,海西州科技局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与区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在藜麦品质评价基础上,开展藜麦休闲食品研发和深加工技术研究,有效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深入探索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